10月21日至22日,西安欧亚学院举行第五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以“深耕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主论坛、系列主题分论坛和学术报告会议,全面总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部署下一阶段教学工作改革的思路。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杨鹏,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与学术规划主任常桐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西安欧亚学院特聘教授鲁百年、印建安,西安欧亚学院国际化委员会高级顾问吴晓光教授等嘉宾出席会议。校院两级专家顾问、学校合作企业代表、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代表共1600余人参会。校长刘瑾教授主持会议。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西安欧亚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紧跟产业转型需求进行学科专业布局,助力学生在生理、理性、职业和社会化四个方面得到全面性增值发展,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他指出,未来学校探索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创新之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践行全面适应性和全面性教育质量观;要坚持各项育人活动一体化设计,不断优化“招生、培养、就业”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和“分院-社区-社团”协同育人模式;要坚持打造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支持与资源保障系统,形成可负担、能持续、高融合、有实效的资源保障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会议主论坛上,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张乐芳教授以《深耕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总结了学校自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7年间在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并立足育人理念、育人目标、育人模式、育人策略、质量保障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与举措。何为本科教育质量?何为欧亚教育质量?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与学术规划主任常桐善教授以这两个问题为牵引,围绕《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一体化保障模式及实践路径》报告主旨,介绍了自己20多年来在美国进行本科教育质量评估的思考,并立足亲身参与欧亚教育创新研究院相关项目的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西安欧亚学院提升教育质量路径探索成果的切身感受。他认为,不论哪个国家,均需从招生、培养、评估三个环节重点把控,才能切实构建好教学质量“一体化”的保障模式。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教育匹配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教授以《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主旨,介绍了华东师大近年来围绕“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以培根、筑基、融通三个阶段为引领,实现人才培养从1.0到3.0跨越式发展的教育成就和向4.0迈进的初步构想。她强调,现今时代,单一的、零散的知识已不具备任何优势,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有超限思维,坚持最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最大化、最好地做好卓越育人的工作。为了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成为全校师生的内生追求和文化自觉,本次会议还组织举行了商科、文科、工科、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学生分论坛共6场分论坛,校领导分别参加了各学科分论坛的交流和研讨。由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与数据科学学院共同举行的商科分论坛以“新定义·新链接·新商科”为主题,立足国际视野,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等角度探讨了新商科的教与学。文科分论坛以圆桌论坛形式召开,在“从学术角度思考如何帮助每一位学生学习”主题下,来自人文教育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的导师共分享了9个工作坊的教学成果。工科分论坛主题为“科技赋能 质量贡献——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人居环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主持召开,交流了智能建造、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情况。职业教育分论坛以“职业教育改革”为主题,由职业教育学院主持,学界嘉宾聚焦质量分享了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业界嘉宾结合行业特色提供了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思路。通识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中心主持了通识教育分论坛,论坛主题为“核心通识能力培养在专业和基础课程中的落地”,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参加分论坛交流。学生分论坛是本次会议为充分听取学生需求和建议而增设的新论坛,旨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分论坛主题为“探索·赋能:关注学生需求,让深度学习发生”。西安欧亚学院教务处处长张娜作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与回顾》专题报告。随后,西安欧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人文与艺术课程中心主任刘昕重点介绍了新设学生工作坊的培养目标及操作流程。参会学生代表听取报告后,作了成果汇报。本科教育要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好?面对未来教育教学的改革目标,西安欧亚学院积极寻求专家指导和建议。10月22日下午的学术报告会议,邀请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邬大光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讲席教授周利民教授,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亚东教授和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孙建荣教授作报告分享。会议由校长刘瑾教授主持。邬大光教授在题为《重新认识本科教育》的报告分享中,提出关于本科教育的三个要点:一位好老师指出“强教必须强师”的重要性;一门好课点明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加强通识教育则要在专业课程之外做新突破。邬大光表示,一个好老师,开一门好课,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教思维模式、思维范式,这些答案串联起来将回答什么是真正好的本科教育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提升育人质量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周利民教授在《聚焦知能并举,回归育人本质——多学科融合中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模式》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多学科融合中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新兴技术快速更迭的大环境下,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法进行了再设计,更加重视学科交叉与专业前瞻。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价值在于不断改进,形成自觉自省的质量文化。李亚东教授的报告题为《新一轮审核评估引导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他从新进展、新常态、新要求三个层面,对新一轮审核评估引导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阐述。他强调,新一轮审核评估最大的变化就是“质量文化”,这表明质量保障工作不能为应急,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平常。孙建荣教授作专题报告听取完各位专家报告之后,孙建荣教授也分享了西安欧亚学院“在地国际化”战略的远景规划和实践经验。“在地国际化”是欧亚在“十四五”期间的六大战略重点工作之一,报告分析了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共性和特色,形成了国际化基准、受益者和利弊平衡三个维度的思考。他强调,关于在地国际化的落地,学校始终坚持从学生角度进行战略设计和资源分配,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精彩的学术报告带来多元的思维碰撞。新开局,新起点,胡建波在会议总结中以“和而不同”高度概括了欧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学,同时要坚持开放的胸襟,多元融合,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还要结合欧亚品质特色,走出不同的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