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一期一会|《误杀》式犯罪,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2020.06.03            浏览量:

一期一会|《误杀》式犯罪,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一期一会 · 第1期

欢迎来到我们的新栏目“一期一会”。我们将在此深度赏读电影情节,多维度挖掘故事背后深意,引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也将通过对电影摄制手法的分析,找到经典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的道理所在,欣赏它们的迷人之处。现在与我们一同,踏上回味影视经典精彩旅程吧。




01/

与你共会  · 《误杀》

undefined


 

本期介绍的《误杀》翻拍自2015年上映的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同时,《误杀瞒天记》则改编于2013年上映的另一部印度土邦语电影《较量》。《误杀》保留了原版主体架构,对具体细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动,相较更早的两部电影,《误杀》的传播范围更广,且对原版电影在主旨上有一定的升华和超越,并不是完全照搬原有的剧情与主旨,无论是从剧情还是从电影结构以及演员这些方面来看,《误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深陷其中。不得不承认,《误杀》是为数不多的国产翻拍电影中的优秀代表,成功入选豆瓣2019华语电影十佳也说明了这一点。



02/

视频解读  · 《误杀》



03/

影片赏析  · 真相是真


主角李维杰与妻子阿玉来泰国打拼17年,膝下育有两个女儿,年届四十的他靠开设网络公司工作为生,虽说没什么文化,但人很聪明。他的一大爱好就是看电影,还经常构思一些离奇的情节,以博众人一笑,为人也颇得小镇居民的认可,而这一切美好却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打破——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遭督察长的儿子素察欺凌,在一次争执中,素察被大女儿平平用锄头打倒,没了呼吸。母亲阿玉为了帮助女儿,选择将素察的尸体掩埋。


在这个充斥走私、贩毒活动的边陲小镇里,各种权利交织碾压着公平与正义,李维杰因曾亲眼目睹督察长滥用私刑,他深知法律无用,为了保护女儿,捍卫家人,李维杰选择埋尸掩盖了一切证据。之后在时间与时空的交错缝隙中,与警方在身心层次,展开了背水一战。一场误杀,一次为家庭瞒天过海的完美犯罪;两个家庭、道德、权利、任性与亲情的交织,善与恶的抉择,直击人心。



/开篇即结局


 
 


影片开头,李维杰和好友黄毛策划越狱,致敬和借鉴了《肖生克的救赎》。但他逃出去之后却被封在一口棺材里,致敬的是《活埋》。他点亮火柴,却发现了身边黄毛的尸体。


 


此后镜头一转,李维杰正在店里和老头、黄毛侃侃而谈。这样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的剪辑引导观众认为棺材中的画面是李维杰套用自己看过的电影情节,在给黄毛和老头编故事。可仔细想想,这个开头很有可能才是真正的结局:警察局长夫妇利用自己的权势遮天,对李维杰实施了暗中报复,让李维杰困死棺中。



/片名“误杀”的三重解读


 


第一重是大女儿失手“误杀”了素察,这是误以为的真相,也是最容易被观众误解的最浅层的“真相”。


第二重是母亲的“误杀”。大女儿抡起锄头砸向素察的片段,和李维杰在拳赛现场看拳的片段通过蒙太奇手法剪辑到了一起,不只是在说明两件事是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更是用剧情巧妙暗示出人在昏迷的时候容易吞舌造成窒息。因此推导出素察这时还没有死,但母亲和女儿却误以为他死了,所以把素察埋了,但实际上素察最后是在棺材里闷死的。这一点在最后雨中暴乱的场景中,棺材被挖出之后,李维杰看到棺材被撕烂,就已经有明确的提示。


第三重“误杀”的可能,是李维杰在处理尸体时,知道素察并没有死,但是为了保全妻儿,不得不扼杀素察还生的可能。在这一点,在小女儿用叉子划桌子时,李维杰喝止了她这段中就有迹可循——证明他对这类声音产生了阴影——而后来妻子也问过他一句话“你是从什么时候知道的?”也引出了李维杰同样参与到了对素察的”误杀“当中,且对李维杰最终为何自首有了更好的解释。



/李维杰为何自首?


 


自首的原因有多个:


第一个原因在挖开棺椁的时候就提前告诉了我们:在棺材盖上,深深的两道血痕。李维杰发现素察死亡真相后内心更加愧疚的同时,案发后一家人吃饭时小女儿安安用叉子划桌子,划桌子的声音让李维杰联想到素察用手指抓棺材的声音,想到素察死前痛苦的挣扎,内心深处十分煎熬,所以马上制止了小女儿。


 


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教育的目的。安安最后考试其实只考了70分,但为了得到想要的小提琴她将成绩涂改成100分。之前李维杰一家人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天才枪手》讲的故事也是关于教育和作弊,最后主角改邪归正放弃再通过作弊的手段获利,也呼应了此处的主题。


回顾全片,你会发现电影对教育这个主题着墨不少,比方说片中的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警察局长一家就是因为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对一个过于溺爱另一个过于冷漠,才最终”教育“出素察这样的禽兽。李维杰最终选择去自首,其实也是为了教育孩子,以身作则。


 


第三个原因则是为了制止暴乱暴乱。群众因为对李维杰的信任,在事情发酵后开始发起暴乱:袭警,打砸抢烧……这次事件就是对法制的一种“误杀”,群众做了他的“替罪羊”。李维杰从小就是孤儿,父母死于暴乱,但是环境并没有使李维杰自暴自弃,反而让他成为了正直、善良的人,他深知暴乱的发生会造成无数不幸的家庭,令许多孩子会失去亲人,民众利益会遭到肆意的破坏。正是因为李维杰经历过种种这些,他才想要阻止暴乱的再次发生。这也成为了李维杰最后自首的原因之一。



/素察的尸体究竟埋尸何处?


 


素察的尸体埋在新警察局里。


其实片中已有多处伏笔,首先是颂叔向新警察局的承包商介绍了李维杰,负责去铺设网线路,中间李维杰跟着承包商一起去工地时盯着地上的那个大坑看了很久,然后承包商把工地钥匙给了李维杰,这为李维杰埋尸体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最后警察不方便透露藏尸地点也说明了地点比较敏感,不方便明说。



/李维杰的结局


 


即便李维杰最终选择投案自首,但他在监狱中却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在片头可以看到李维杰被打的鼻青脸肿的,这是警察局长(即素察的父亲)的安排,而李维杰原本也不会被判无期,可因为警察局长以权谋私才令李维杰被判了无期。正因如此李维杰才要越狱出去,他不甘心就这么待在牢里被人欺负一辈子。可李维杰的越狱计划早就被警察局长知道了,在他以为自己能够逃出去的时候,却发现原本约好给自己接头的黄毛死在了自己的身边。因此李维杰自己最终也被困进了棺材里,就像当初警察局长的儿子一样困于棺中最后窒息而死。


 


对于结尾的处理,有些人会觉得并不尽人意,与自己所想的存在偏差。但是从电影中我们不单单看到的是案件本身,更是对一个父亲所承担的责任淋漓尽致的表达——李维杰爱家人,乐于帮助邻居,却难逃权利的蹂躏。作为父亲,他没有保护好妻子和女儿,让他们受到了伤害,让事情最终无法挽回。所以他选择将错就错,奋起同权利抗争,担起父亲的责任,保护家人不再受到任何伤害......


电影中有一句非常感人的话,李维杰对妻子说:“我没什么能耐,不能给你们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挡在你们前边。”李维杰的自首应该是作为父亲和丈夫的一次正确行为榜样,也是一次无法判定对错的抉择。



/羔羊的隐喻


 


羊在基督教中的意义为替罪、救赎以及牺牲:在《旧约》中,上帝在为了考验亚拉伯罕的忠诚,叫他将他的独生子以撒杀了作成祭品,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动手时,有位天使出面阻止了他,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它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 。


羔羊形象在片中的四次出现

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第一次羔羊在湖边看到男主抛车(男主心中有罪)

第二次,羔羊被警察打死(代替男主受罚)

第三次开棺验尸(作为替罪羊,帮男主掩埋真相),同时电影画面的整个颜色变的单调,充满冷色。即便男主一家是为自保,但依然杀了人。

第四次男主决定自首后,活羊重新出现,影片画面变得色彩明亮、通透圣洁,寺庙响起钟声(预示着男主释然,已经放下心结,决心认罪接受惩罚)



04/

精彩之处  ·  摄制手法


 

[影片中用蒙太奇手法剪辑的故事线

意在呈现一场瞒天过海的“误杀”]


/蒙太奇手法


首先什么是蒙太奇?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这就是对蒙太奇的定义,通俗讲其实蒙太奇就是剪辑,将几件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情或片段结合在一起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特殊含义。蒙太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影语言,但是要用得好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熟知的希区柯克、诺兰就是用蒙太奇的高手。李维杰的犯罪手法就是一种蒙太奇,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很好的蒙太奇教学片。


 

[悬念大师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本片中使用蒙太奇剪辑的一大目的就是——帮助男主李维杰做伪证。


片中,李维杰在得知妻女“误杀”的经过后决定在次日带着家人重做自己前一天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在3号那天带着妻女把在2号所遇到的人都再遇到一次,并想尽各种办法跟他们强调自己2号的时候带着家人来过这里,以使所有证人都产生了错觉,进而帮李维杰做了“伪证”。


将2号和3号两天发生的事情交叉剪辑后。误导大家以为李维杰一家人2号3号都在罗统,从而做到瞒天过海。



/希区柯克式紧张

 


希区柯克有一个很著名的“炸弹比喻”:两个人谈话,半小时后桌子下的炸弹突然爆炸,观众会觉得很惊讶,但这个故事没什么悬念。而如果故事改成在谈话者走进屋子前,观众首先看到一个凶手进屋子将炸弹藏在桌子下,接着两个人走进屋子却没有发现炸弹,仍然坐下来谈话。那么观众就会时时刻刻想着炸弹会不会爆炸,这就是希区柯克式紧张。


希式紧张可以用希区柯克的名言来说明——“炸弹绝不能爆炸,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这里理论讲的就是,紧张情绪的酝酿,需要在故事开始之前,向观众展示一个危机,观众知道,但剧情中的人物并不知道,而这个危机似乎随时都可能爆发。因此,便形成了一个悬念和故事张力。


电影中就很好的实践了这个理论,在警察行动之前,观众就知道了凶手是谁,但警方不知道,所以在后面的剧情中,观众就会一直保持着紧张的情绪看李维杰一家人到底能不能瞒天过海逃过警方的审问,具有很强的悬念和故事张力。



05/

彩蛋  · 致敬经典


•“当你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仔细研究过一千件案子,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案子。”这句话致敬了经典悬疑小说《福尔摩斯》里的名言:犯罪行为都有它非常类似的地方,如果你对一千个案子的详情细节都能了如指掌,而对一千零一件案子竟不能解释的话,你才是怪事。


•影片中出现了两句《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

“这些围墙很有趣,最开始你憎恨它,慢慢你习惯它,  最后你依赖它。”





 


“当你看过一千部电影,

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离奇的事情。”

—— 出自印度电影《误杀满天记》


那么本期“一期一会”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很高兴与你共度了一场遨游在影视作品中的旅程。


在今天对于电影情节与摄制手法的讲解中,我们分析了《误杀》呈现给我们的一场出人意料的犯罪,这是不是勾起了你对这部电影的兴趣;而通过对电影摄制手法的分析,我们也初步接触了影视巨擘们是如何通过这些巧妙的方法,令电影情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希望今天的分析让我们共同得到了更深一层的对于人生的思考,希望你从中有所收获。



本  期

评  论  区  话  题


电影巧妙的情节设置

有没有惊艳到你的地方?


对于男主自首引起的争议

你有何思考与想法?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